close

資料來源:詹家龍(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研究員)


每年冬天,保守估計至少有超過百萬隻紫斑蝶會乘著滑翔翼般造型的紫翅膀,
來到南台灣魯凱、排灣族人的聖山 ─ 大武山腳下溫暖避風的山谷,
形成最高可達100萬隻以上的越冬集團「紫蝶幽谷」,
和太平洋彼端的墨西哥「帝王斑蝶谷」,
併列為目前世界兩種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

「紫蝶幽谷」只分布在排灣、魯凱族人世居的高雄、屏東及台東縣中低海拔山區,
目前已知的紫蝶谷約30處,其中最密集的高雄縣茂林地區至少有7個紫蝶幽谷。


紫蝶幽谷並非一個地名,而是蝴蝶研究者用來專指紫斑蝶群聚越冬的生物現象。
每年冬天群聚紫蝶幽谷的主要成員為4種紫斑蝶,
包含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
亦可零星見到翅膀上散佈著水藍斑紋的6種青斑蝶、黑脈樺斑蝶及僅見於恆春地區大白斑蝶。

紫斑蝶絨布般質感的翅膀會隨著觀察方位及陽光照射角度而改變顏色,日本昆蟲家將其稱為「幻光」。
雄性紫斑蝶除了在翅膀上具有由發香鱗所構成的性標外,
腹部末端還有一對會散發特殊氣味的毛筆器,
是雄蝶用來分泌擄獲美人芳心的銷魂香水「斑蝶素」。

紫斑蝶幼蟲及成蝶會攝食有毒植物葉片並將這些毒素儲存於體內,如蘿藦科的羊角藤或是澤蘭花蜜,
所以牠們身上醒目鮮豔的色彩其實是警告捕食者不要輕易嘗試的「警戒色」。
紫斑蝶終齡(第5齡)幼蟲經過約2天不吃不喝的前蛹期,就會蛻下舊皮變成泛著金屬鏡面光澤的蛹。
初步研究顯示紫斑蝶一生可產下約百顆卵,但是紫斑蝶類幼蟲死亡率約5成,而斯氏紫斑蝶幼蟲死亡率更接近百分之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rl2441 的頭像
    girl2441

    玩美計劃*開始享瘦

    girl24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